他们一袭橙衣披日月,一把扫帚扫春秋→
每天早上三点多,橙衣天还未亮,披日城市还在沉睡,月把j9这时已经收拾妥当的扫帚扫春环卫工蔡小平穿好工作服,骑上车赶往梅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江北所,秋→拿起与她日日相伴的橙衣“武器”——扫帚、簸箕、披日夹子,月把戴上口罩,扫帚扫春骑上垃圾收运车,秋→开启一天的橙衣忙碌。秋日的披日寒意与皎洁的月光挥洒到她身上,为她披上了一层柔和的月把“铠甲”。10月26日是扫帚扫春j9广东省第29个环卫工人节,随记者走近环卫工人聆听他们的秋→故事。
蔡小平正在街道打扫,确保管辖路段的干净整洁。
只要在岗一刻 手脚忙不停
霜降过后,天气渐冷,凌晨三四点气温已降至十余摄氏度,但这样的天气,穿着薄衣+环卫工作服,一早上三个多小时干下来,每位环卫人都还是热得冒汗。
“我们清扫分为白班和夜班,白班每天从4点开始到7点半,这个时候是大清扫,不然一会儿热闹起来了清扫难,也会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简单休整后8点开始干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因为照顾家庭而选择环卫行业的蔡小平已经在这一行干了十几年,每天四点前起床已经成为她身体记忆,不用闹钟就能准时起床。如果用脚丈量世界,现在蔡小平的世界,大部分都在东门塘地段。“那里有菜市场、公园,而且门店多,垃圾种类多,清扫起来要更有耐心、细致,不要让市民、游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蔡小平说,做他们这一行只要在岗上路,手、脚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停不下来”是每个环卫工人的在岗时的写照。经历上门清运收运员、路面清洁员的刘秋香也是如此。以前,她作为上门清运收运员每天晚上都是快步走度过的。“老城区楼梯房多,高的楼房有八九楼,我们都是挑着扁担爬上楼一层层收运。”刘秋香说,那时每天晚上都要爬十几条楼梯,收运满后骑车到中转站“卸货”后又再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小区。后来,梅城取消垃圾上门收运后,她转战到新岗位,成为一名路面保洁员,工作状态也从“跑起来”到现在“慢下来”,一寸寸将路面扫干净。“既然这个路段交给了我,我就要尽责。”
刘秋香正在街道打扫,确保管辖路段的干净整洁。
环卫工人侯俊威是一名环卫洒水车驾驶员,与路面保洁员一样,他也总是天未亮时上路,傍晚而归。“通常一车水能喷洒3.5公里左右,最多时一天要加20多次水才能完成清洗工作。下午一般到垃圾中转站协助清洗中转站。”侯俊威认为,无论什么样工作都要有人做,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
洒水车司机侯俊威(左)和同事一起冲洗垃圾中转站。
洒水车司机侯俊威每天准时准点对其负责的路段进行冲洗保洁,保证路面干净、整洁。
“我们靠体力干活,不丢人”
环卫工人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在城乡清扫一线奋战着,他们从炎炎烈日到天寒地冻,从晨曦微露到万家灯火,全年无休给梅州这座城市装扮上最美的“妆容”。
扫帚、口罩、手套、簸箕、夹子,这是负责路面清洁的环卫工人“巡街”必备五件套。“一把扫把看起来不重,但一天扫下来也不轻松,尤其是刚上岗的新人,扫不了多久胳膊就累得举不起手来。”由于工作经验丰富,蔡小平还经常给“新人”传授秘诀——春秋天落叶多要用竹扫帚压着扫;行道树的树果掉落地上被碾碎了,要用巧劲将其“铲起”后慢慢扫;重点路段要勤打扫,人多之处要见空扫……刘秋香对她的话也很赞同,“我们最怕的就是春水来临时,雨多树叶多,扫起来最费劲。有时一天做下来手臂都抬不起来。”刘秋香说,肩颈疾病是很多环卫工人的通病。她边说话边摸着肩膀说,现在她的肩膀就贴着膏药。
环卫工人被称为“城市美容师”“马路天使”,干的是脏活累活,也曾经受过不理解,但随着城市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得到越来越多理解与关心的他们,也对自己职业多了更多荣誉感、认同感。“社会上有各种各样工种,我们是靠体力干活,不丢人!”蔡小平说,她也曾经遇到不理解,但也遇到更多善意,当不断累积的善意和看见变干净的道路时,她就觉得自己的职业“蛮好的”。
文/梅州日报记者:郑炜梅
图/梅州日报记者:连志城
编辑:张晓珊
- ·上海乐高乐园票价公布,成人最低价319元
- ·至2030年,梅州市高标准农田这样建设!
- ·这几日嘉印拾光好戏连台!这些非遗剧目你都了解?
- ·劳动者风采丨“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身制服!”他,是汕梅高速路政人员严武夫
- ·创新高!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
- ·梅州召开红火蚁春季统一防控推进会
- ·战吧!梅州市五四青年足球比赛5月4日至8日开启
- ·省戒毒管理局督导组来梅州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戒毒工作效能
- ·音响变“毒箱”?深圳海关查获1.38公斤摇头丸
- ·短时大风+强降水+强雷电,梅州天气将“变脸”!
- ·梅州55所足球传统特色(足球网点)学校名单出炉!有你的母校吗?
- ·感受梅州非遗魅力,传承客家文化!新客家歌谣课程走进新加坡
- ·同比增长预计约50%!广州边检各口岸清明假期将迎客流高峰
- ·帅!“铁骑”亮相,揭博高速开启路警联合保畅新模式
- ·连续三天有好戏!五华提线木偶传统大戏《智取大名府》在梅城上演!
- ·中国岭南盆景艺术园免费对外开放!坐标:梅州客天下
- ·降10℃!冬装别收!强冷空气+降雨马上到广东
- ·@梅州家长,市教育局给您写了一封事关“五一”假期的信,请收好→
- ·10家市级示范社会工作服务站,获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资助!
- ·家门口享美景,短途游受热捧!“五一”假期,市民出行有了新模式
- ·首个市场监管行业标准公布,网络交易监管将科学化、规范化
- ·高速公路和铁路今日现返程高峰!我市交通出行总体平稳有序
- ·爱明眼科2周岁啦!全飞秒6.3折、OK镜8.8折、买镜框送镜片、眼底检查免费...
- ·奔赴山海 情系凉山!梅州姑娘李佳倪在四川大凉山的支教故事
- ·清明假期首日,深圳边检总站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03万人次
- ·劳动最光荣!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开足马力,热火朝天!
- ·利好粤港澳车主!港珠澳大桥清明节假期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
- ·擦亮“中国客家菜之乡”品牌!《梅州市客家菜传承发展促进条例》5月1日起施行
- ·中国岭南盆景艺术园免费对外开放!坐标:梅州客天下
- ·花式过“五一”,梅州“文化大餐”上“菜”咯!
- ·缅甸地震救援需募集资金?救援队声明:系冒充!
- ·劳动者风采丨“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身制服!”他,是汕梅高速路政人员严武夫
- ·周五有戏!5月12日晚,梁素珍大师传戏专场演出开启!
- ·“五一”我在岗!市气象局助理首席预报员廖裕珍:精准预报每一个“晴雨天”
- ·去年全国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26万亿元
- ·科技赋能,兴华、华陆高速引入它们护航“五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