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常态化救助帮扶!梅州将五类人群纳入动态监测范围
掌上梅州讯 日前,落实类人我市印发《梅州市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常态测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低保对象、化救九游特困人员、助帮州低保边缘等易返贫致贫人口、扶梅支出型困难人口及其他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群纳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入动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态监
《方案》要求,落实类人对已经纳入专项救助范围的常态测范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是化救否落实到位,以及是助帮州否存在其他生活困难;对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保边缘等易返贫致贫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扶梅九游重点监测他们是群纳否符合相关救助条件,一旦符合救助条件,入动立即启动救助工作。
《方案》明确,我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申请、日常走访和随机抽查。困难群众可通过设在乡镇(街道)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或政务服务“一门受理”窗口提出低收入人口申报,也可通过设在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或社会工作站(点)代为提出申报,并按要求提供家庭相关信息。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动员村(社区)组织、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走访探视困难群众,发现家庭情况发生变化但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应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及时将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县级民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乡镇(街道)抽查低收入人口,直接入户探视抽查对象,了解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及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
《方案》明确,我市对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救助帮扶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单人保”政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综合社会救助。此外,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或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收入人口,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类社会救助。同时,积极开展慈善救助,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编辑:黄振韬
- ·海丰大湖镇:以“四轮驱动”方式多方位助力村落子复原
- ·广东荔枝北上新疆,深入粤新两地交流互通
- ·雅安市田家炳中学:为学生发放奖学金 鼓励学子奋勇拼搏
- ·江门:3年内哺育至少一工业值超20亿元农业财富化龙头企业
- ·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车载流动医院”试点
- ·广东等地暴雨持续!中央气象台发布预警,需注意防范次生灾害
- ·名山区、蒲江县、丹棱县三地法院签署《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 ·国家发改委:前5月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超八成
- ·桃、李、青梅种植技术教学|绿美广东,村落子种果树
- ·三举措关心关怀赴凉山州支教教师
- ·雅安市总工会开展“职工之家”调研工作
- ·咱们的节日:南疆端午“粤味”浓
- ·以法治之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续签长城奖学金计划
- ·名山区、蒲江县、丹棱县三地法院签署《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 ·封开杏花鸡:香飘“粤地优品”品鉴夜 引领地标品牌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