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近期,金价检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的走高总局AG超玩会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监首饰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读懂应防范消费陷阱,报告保障个人权益。防范
首先,消费陷阱珠宝贵金属首饰的金价检测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走高总局AG超玩会质量标准常识。例如,市监首饰珠宝玉石类产品的读懂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报告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防范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
- ·多地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推动民营企业良性发展
- ·10月12日起,白云机场这些点位可办理广交会境外采购商证
- ·提升博物馆规画以及经营水平 “粤博越有才”第五期文博营业培训班在潮州开班
- ·台风蓝色预警持续!受冷空气和“潭美”影响,广东中东沿海将有大风
- ·我驻加使馆:中方愿同加拿大等各国一道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稳定
- ·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当地多举措保障用水需求
- ·传承尊老爱幼中华美德 “潮州苍生课堂”开讲
- ·潮安区凤凰镇人大: 念好“三字诀”增长代表分割站与立法分割点融会睁开
- ·CBA季后赛广东115
- ·“国庆档”票房突破20亿元,广东票房居全国第一
- ·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降雨过程开启,新一股强冷空气将来袭
- ·夜查酒驾 严厉打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 ·央行: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 ·2025研招统考正式报名开始!这24个问题要注意→
- ·梅州市2024年天下食粮日以及天下食粮喧猖扬周行动在丰顺举行
- ·中山大学31项科技成果获得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