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建成
全球首创工船和网箱融合设计;适用于千米乃至万米水深的全球全海域养殖;动力定位+自主航行,可游弋养殖自航避台;绿色能源驱动;8万方水体集约化超大规模养殖;全流程智慧化监测投喂……
3月28日,由湛江湾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漂浮j9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举行下水仪式。这艘“海上智慧渔场”承载着8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力定具备年产2000吨名贵鱼类产能。位养
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
码头边,巨大的台湛平台巍然矗立,红蓝相间的江湾流线型船体在晨光中闪烁着光芒。“湛江湾1号”是号建湛江湾实验室自主创新研发的全球首个船型与网箱结构融合、养殖水体自然交换、全球j9漂浮式动力定位海域、首个式动自航游弋式养殖及航行避台的漂浮大型综合性养殖试验平台。
该平台集自动化、智能化、位养信息化功能于一体,殖平配备了绿色能源自供给、全电力推进、动力定位、锚泊、饲料储存与投喂、平台监测、养殖监测、无线传输等先进智能化系统。平台总长154米,总宽44米,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分为12个独立的养殖区域,能够同时养殖多种鱼类。
作为深海重器,“湛江湾1号”适用于南海千米乃至万米水深的全海域养殖,极大拓宽海水养殖的生产空间,将为我国渔业养殖行业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养殖转型升级提供范本。
据介绍,该平台顺利下水后,将开展系列海上测试,随后驶向南海海域,计划于今年6月投苗养殖。
多项技术突破提升深海重器效能
在设计研发过程中,湛江湾实验室研究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
团队成功突破了超大开口船型水动力优化技术,提高了航速,降低了上浪,增大了甲板面积;突破了船舶和柱稳式结构融合技术以及非等边箱型立柱优化技术,大幅减少了钢材用量,节约了总体造价。同时,团队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航行-养殖-航行工况混合式能量分配架构技术,显著提高了新能源占比和能源系统利用效率。
适渔性方面,平台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包括实时监控和调整网衣张力,降低网衣风险;自动化集鱼配合吸鱼泵及侧网多吸鱼口,实现多方向自动集鱼收鱼;多组合、多模块、便捷切换的饲料系统,满足多养殖模式、多养殖鱼种和多养殖规模的饲料需求;高精度、广覆盖、精算法的智慧渔业配置,实现养殖环境和养殖对象的可测、可控。
“湛江湾1号”总设计师陈潇表示:“‘湛江湾1号’既是践行大食物观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的创新尝试。我们自研发设计之初便积极调研行业,充分考虑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从养殖海域、适养鱼类品种、装备和运营成本、配套建设等企业关心的问题入手,不断创新和优化设计,比如通过船型与网箱结构融合设计和使用漂浮式动力定位技术,预计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希望‘湛江湾1号’能够在南海海域成功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养殖,以此带动南海乃至全国海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湛江湾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在现代海上牧场研究领域深耕发展,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迈进,为南海乃至全球的海洋资源开发贡献力量。在各方的支持下,“湛江湾1号”将稳步推进后续各项工作,为湛江、广东乃至全国的海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我国海洋经济驶向更加广阔的深蓝。
文字:南方+记者 林日清 通讯员 梁华栋
图片:吴东俊
- ·未来一周梅州天气平稳,暖阳当空!宜:踏青、干农活...
- ·国际乒联成立专门工作组解决球员关切,WTT发声明支持
- ·多条地铁新线首迎客流大考 广深地铁单日客流量均创历史纪录
- ·我们跟“胖东来”学习什么?从管理层到员工去喜欢这一份工作
- ·在展馆里也能“上天入海”?广东科学中心两大新馆今起开放
- ·西藏定日震中安置点市电全部接通
- ·广东税务:2025年1月1日至5日暂停办理社会保险费业务
- ·春运火车票,开售!广铁日均开行列车数量将增加
- ·清明假期,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车流、客流高峰将在→
- ·1月8日晚8时!“请到广东过大年”2025年广东文旅消费惠民补贴活动即将启动
- ·广东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将于5月5日至6月5日在广州举行
- ·广东全部市县(区)均已发布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注意防范!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公里
- ·足不出户的眼科筛查!广东这一大模型将优质医疗资源送抵千家万户
- ·美法官维持特朗普“封口费”案定罪 判决日期定于1月10日
- ·周知!1月11日“黄沙—白鹅潭艺术中心”水巴航线有调整